...
荆楚岁时记
宗懔 著
一、爆竹庭前 辟除邪恶

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。《春秋》谓之端月。鸡鸣而起,先于庭前爆竹,以辟山臊恶鬼。 按:《神异经》云:西方山中有人焉,其长尺馀,一足,性不畏人,犯之则令人寒热,名曰山臊;以竹著火中,[火朴][火毕]有声,而山臊惊惮。《元黄经》所谓山[犹巢]鬼也。 俗人以为爆竹起于庭燎,家国不应滥于王者。 [译文] 正月...

二、依次拜贺 饮椒柏酒

长幼悉正衣冠,以次拜贺,进椒柏酒,饮桃汤。进屠苏酒,胶牙饧,下五辛盘。进敷于散,脚却鬼丸。各进一鸡子。造桃板著户,谓之仙木。必饮酒次第,从小起。 按:《四民月令》云:过腊一日谓之小岁,拜贺君亲,进椒酒从小起。椒是玉衡星精,服之令人身轻能老。柏是仙药。成公子安《椒华铭》则曰:“肇惟岁首,月正元日。厥味...

三、帖鸡户上 桃符镇鬼

帖画鸡户上,悬苇索于其上,插桃符其傍,百鬼畏之。 按:魏议郎董勋云:今正、腊旦,门前作烟火、桃人,绞索松柏,杀鸡著门户逐疫,礼也。《括地图》曰:“桃都山有大桃树,盘屈三千里,上有金鸡,日照则鸣。下有二神,一名郁,一名垒,并执苇索以伺不祥之鬼,得则杀之。”应劭《风俗通》曰:“黄帝书称上古之时,兄弟二人...

四、杖打粪扫 呼令如愿

又,以钱贯系杖脚,回以投粪扫上,云令如愿。 按《录异记》云:有商人区明者,过彭泽湖,有车马出,自称青洪君,要明过,厚礼之,问何所须?有人教明:“但乞如愿!”及问,以此言答。青洪君甚惜如愿,不得已,许之。乃其婢也。既而送出。自尔,商人或有所求,如愿并为,即得。后至正旦,如愿起晚,乃打如愿,如愿走,入粪...

五、金薄为人 华胜相遗

正月七日为人日。以七种菜为羹;剪[纟采]为人,或镂金薄为人,以贴屏风,亦戴之头鬓;又造华胜以相遗;登高赋诗。 按:董勋《问礼俗》曰:“正月一日为鸡,二日为狗,三日为猪,四日为羊,五日为牛,六日为马,七日为人。正旦画鸡于门,七日贴人于帐。”今一日不杀鸡,二日不杀狗,三日不杀猪,四日不杀羊,五日不杀牛,...

六、剪[纟采]为燕 祝福宜春

立春之日,悉剪[纟采]为燕戴之,帖“宜春”二字。 按:宜春二字,傅咸《燕赋》有其言矣。赋曰:四时代至,敬逆其始。彼应运于东方,乃设燕以迎至。[羽军]轻翼之歧歧,若将飞而未起。何夫人之功巧,式仪形之有似。御青书以赞时,著宜春之嘉祉。” [译文] 立春这天,人们用五色绸剪成燕形,载在头上,帖上“宜春”两...

七、豆粥加膏 祭祀门户

正月十五日,作豆糜,加油膏其上,以祠门户。先以杨枝插门,随杨枝所指,仍以酒脯饮食及豆粥插箸而祭之。 按:《续齐谐记》曰:“吴县张成夜起,忽见一妇人立于宅东南角,谓成曰:‘些地是君家蚕室,我即此地之神。明年正月半,宜作白粥,泛膏其上以祭我,当令君蚕桑百倍。’言绝而失之。成如言作膏粥,自此后大得蚕。” ...

八、夕迎紫姑 以卜农事

其夕,迎紫姑,以卜将来蚕桑,并占众事。 按:刘敬叔《异苑》云:“紫姑本人家妾,为大妇所[女石],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,故世人作其形迎之。咒云:“子胥(云是其婿)不在,曹夫人(云是其姑)已行,小姑可出”。于厕边或猪栏边迎之,捉之觉重,是神来也。”平昌孟氏尝以此日迎之,遂穿层而去。自尔,著以败衣,盖为此也...

九、夜驱鬼鸟 槌床打户

正月夜多鬼鸟度,家家槌床打户,捩狗耳,灭灯烛以禳之。 按:《玄中记》云:此鸟名姑获,一名天地女,一名隐飞鸟,一名夜行游女,好取人女子养之。有小儿之家,即以血点其衣以为志。故世人名为鬼鸟。荆州弥多。斯言信矣。 [译文] 正月夜晚多怪鸟飞过,家家户户敲击着床铺和房门,揪着狗的耳朵(使它叫),熄灭灯火蜡烛...

十、芦苣引火 夜照井厕

正月末日夜,芦苣火照井厕中,则百鬼走。 [译文] 正月末日晚上,点烯用芦苇捆扎起来的火把,照亮井厕里,那么鬼魅都要逃跑。 ...

十一、晦日[酉甫]聚,士女泛舟

元月至于月晦,井为[酉甫]聚饮食。士女泛舟,或临水宴乐。 按:每月皆有弦望晦朔,以正月初年,时俗重以为节也。《玉烛宝典》曰:“元日至月晦,人并为[酉甫]食,度水。士女悉湔裳酹酒于水湄,以为度厄。”今世人唯晦日临河解除,妇人或湔裙。 [译文] 从正月初一至正月三十日,家家都做丰盛的菜肴、聚会吃喝。青年...

十二、戒草防火 鸟呜入田

春分日、民并种戒火草于屋上,有鸟如乌,先鸡而鸣,架架格格。民候此鸟则入田,以为侯。 [译文] 春分这一天,老百姓都把戒火草种到屋上,有一种鸟很象乌鸦,在雄鸡啼叫以前,就架架格格地叫起来了,农民听到这种鸟声就下田,认为是耕耘的节季到了。 ...

十三、四邻会社 祭神飨胙

社日,四邻并结综合社,牲醪,为屋于树下,先祭神,然后飨其胙。 按:郑氏云:“百家共一社。”今百家所社综,即共立之杜也。” [译文] 春社这一天,周围邻居都结集起来,举行仪式祭祀社神,杀牛宰羊献祭酒。在社树下搭棚屋,先祭神,然后共同享用祭祀用过的酒肉。 按语:郑玄说:“一百家共立一个社(以祭祀社神)”...

十四、禁火寒食 追悼子推

去冬节一百五日,即有疾风甚雨,谓之寒食。禁火三日,造饧大麦粥。 据历合在清明前二日,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者。 《琴操》曰:“晋文公与介子绥俱亡,子绥割股以啖文公。文公复国,子绥独无所得。子绥作蛇之龙歌而隐。文公求之,不肯出,乃燔左右木,子绥抱木而死。文公哀之,令人五月五日不得举火。”又周举移书乃魏武《...

十五、斗鸡镂鸡 食称画卵

斗鸡,镂鸡子,斗鸡子。 按:《玉烛宝典》曰:“此节城市尤多斗鸡卵之戏。”《左传》有季[后阝]斗鸡。其来远矣。 古之豪家,食称画卵。今代犹染蓝茜杂色,仍如雕镂。递相饷遗,或置盘俎。《管子》曰:“雕卵然后瀹之,所以发积藏,散万物。”张衡《南都赋》曰:“春卵夏[竹旬],秋韭冬菁。”便是补益滋味。 其斗卵则...

十六、打[毛求]施钩 强身练武

打[毛求]、[革秋][革迁]、施钩之戏。 按:“刘向《别灵》曰:“蹴鞠,黄帝所造,本兵势也。”或云起于战国。按:鞠与[毛求]同。古人蹋蹴以为戏也。 《古今艺术图》云:[革秋][革迁],北方山戎之戏,以北方山戎之戏,以习轻[走乔]者。 施钩之戏,以绠作蔑缆相[juan\],绵亘数里,鸣鼓牵之。求诸外典...

十七、江渚池沼 曲水流杯

三月三日,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,为流杯曲水之饮。 按:《续齐谐记》:“晋武帝问尚书挚虞曰:‘三日曲水,其义何指?’答曰:“汉帝时,平原徐肇以三月初生三女,而三日俱亡,一村以为[忄在],乃相携之水滨盥洗,遂因流水以滥觞,曲水起于此。’帝曰:‘若此谈,便非嘉事。’尚书郎束[析曰]曰:“挚虞小生,不足以知此...

十八、鼠麴和粉 以厌时气

是日,取鼠麴汁蜜和粉,谓之龙舌[米半],以厌时气。 [译文] 三月初三这一天,采摘鼠曲草,用蜜汁加粉调和,做成饼团,叫做“龙舌[米半],可以治疗时气病。 ...

十九、布谷声声 犁把上岸

四月也,有鸟名获谷,其名自呼。农人侯此鸟,则犁杷上岸。 按:《尔雅》云:“[尸鸟]鸠,[吉鸟]鞠。”郭璞云:“今布谷也,江东呼获谷。”崔[冖是]《正论》云:“夏扈[走多]多耕锄。即窃脂玄鸟鸣。”获谷则其夏扈也。 [译文] 到了四月,有一种鸟名叫获谷,获谷的这个名字是它自己叫出的声音而有的。农民等候这...

二十、俗称恶月 禁忌上屋

五月俗称恶月,多禁。忌曝床荐席,及忌盖屋。 按:《异苑》云:“新野庚[冖是]尝以五月曝席,忽见一小儿死在席上,俄失之,其后[冖是]子遂亡。”或始于此。或向董勋曰:“俗五月不上屋。云五月脸或上屋见影,魂便去。”勋答曰:“盖秦始皇自为之。禁夏不得行,汉魏未改。” 按:《月令》:“仲夏可以居高明,可以远眺...

二十一、采艾悬门 斗草游戏

五月俗称恶月,多禁。忌曝床荐席,及忌盖屋。 按:《异苑》云:“新野庚[冖是]尝以五月曝席,忽见一小儿死在席上,俄失之,其后[冖是]子遂亡。”或始于此。或向董勋曰:“俗五月不上屋。云五月脸或上屋见影,魂便去。”勋答曰:“盖秦始皇自为之。禁夏不得行,汉魏未改。” 按:《月令》:“仲夏可以居高明,可以远眺...

二十二、舟楫竞渡 争采杂药

是日,竞渡,采杂药。 按“五月五日竞渡,俗为屈原投汨罗日,伤其死,故并命舟[楫戈]以拯之。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,一自以为水军,一自以为水马。州将及士人悉临水而观之。邯郸淳《曹娥碑》云:“五月五日,时迎伍君逆涛而上,为水所淹。”斯又东吴之俗,事在子胥,不关屈平也。《越地传》云起于越王勾践,不可详矣。 ...

二十三、系丝辟瘟 取鸲令语

以五彩丝系臂,名曰辟兵,令人不病瘟。又有条达等组织杂物以相赠遗。取鸲鹆教之语。 按:“仲夏茧始出,妇人染练,咸有作务。”“日月星辰鸟兽之状。文绣金缕,贡献所尊。”一名长命缕,一名续命缕,一名辟兵缯,一名五色丝,一名朱索,名拟甚多。青赤白黑以为四方,黄为中央,襞方缀于胸前,以示妇人蚕功也。 此月鸲鹆子...

二十四、新竹箬叶 节日裹粽

夏至节日食粽。 周处谓为角黍,人并以新竹为筒粽。练叶插五[纟采]系臂,谓为长命缕。 [译文] 夏至节这一天吃粽子。 周处在《风土记》里称粽子为黍。人们并用刚生成的竹子做成筒粽。(还有的)在苦[木东]树叶子上面缠些五色丝,系在臂上,叫做长命缕。 ...

二十五、取菊为灰 以止麦蠹

是日,取菊为灰,以止小麦蠹。 按:干宝《变化论》云:“朽稻为[艹蚕],朽麦为蛱蝶。”此其验乎? [译文] 夏至节这一天,取菊花研成粉末,用来防治小麦虫害。 按语:干宝《变化论》上讲:“腐烂的稻子变成蟋蟀,腐烂的麦子变成蝴蝶。”这种说法是否就是小麦生蠹的证据呢? ...

二十六、伏日汤饼 名曰辟恶

六月伏日,并作汤饼,名为辟恶。 按《魏氏春秋》:“何晏以伏日食汤饼,取巾拭汗,面色皎然,乃知非傅粉。”则伏日汤饼,自魏已来有之。 [译文] 六月伏天,家家都煮面馄虼,说是可以避除邪恶。 按语《魏氏春秋》说:“何晏在六月伏天吃面馄,拿一条面巾揩过汗以后,脸色洁白。这以后才晓得何晏并没有在脸上搽粉。”那...

二十七、牵牛织女 聚会赋情

七月七日,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。 按:戴德《夏小正》云,是月织女东向,盖言星也。《春秋运斗枢》云:“牵牛,神名略。”石氏《星经》:“牵牛,名天关。”《佐助期》云:“织女,神名收阴。”《史记·天官书》云,是天帝外孙。傅玄《拟天问》云:“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。”此则其事也。河鼓、黄姑,牵牛也,皆语之转。...

二十八、结[纟采]穿针 乞求巧幸

是夕,人家妇女结[纟采][纟娄],穿七孔[金咸]。或以金银[钅俞]石为[金咸],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,有喜子网于瓜上,则以为符应。 按《世王传》曰:“窦后少小头秃,不为家人所齿。七月七日夜,人皆看织女,独不许后出。有光照室,为后之瑞。” [译文] (七月初七日)这一天夜晚,家家户户的妇女结扎彩丝线,空...

二十九、僧尼道俗 盂兰盆会

七月十五日,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佛。 按:《盂兰盆经》云:“有七叶功德,并幡花歌鼓果食送之。”盖由此也。 《经》曰:目连见其亡母在饿鬼中,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,食未入口,化成火炭,遂不得食。目连大叫,驰还白佛。佛言:“汝母罪重,非汝一人奈何。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。至七月十五日,当为七代父母厄难中者,具百...

三十、朱水点额 饷遗眼囊

八月十四日,民并以朱水点儿头额,名为天灸,以厌疾。又以锦[纟采]为眼明囊,递相饷遗。 按:《述征记》云:“八月一日作五明囊,盛百草头露洗眼,令眼明也。”《续齐谐记》云:“弘农邓绍尝以八月旦入华山采药,见一童子执五[纟采]囊,承柏叶上露,皆如珠满囊。绍问:‘用此何为?’答曰:‘赤松先生取以明目。’言终...

三十一、野游登高 佩茱饮菊

九月九日,四民并籍野饮宴。 按:杜公瞻云:九月九日宴会,未知起于何代。然自汉至宋未改。今北人亦重此节。佩茱萸,食饵,饮菊花酒,云令人长寿,近代皆安设于台榭。 又,《续齐谐记》云:“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。长房谓之曰:‘九月九日,汝南当有大灾[户乙],急令家人缝囊盛茱萸系臂上,登山饮菊花酒,此祸可消。’...

三十二、荆有黍[月霍] 北有麻羹

十月朔日,黍[日霍],俗谓之秦岁首。 示详黍[日霍]之义。今北人此日设麻羹豆饭,当为其始熟尝新耳。《祢衡别伟》云:“十月朝,黄祖在艨艟上会设黍[日霍]。”是也。 [译文] 十月初一日,吃黍子羹。向来说这一天是秦历一年开始的日子。 没有弄清楚“黍[日霍]”到底是什么东西。现在北方人在这一天备办芝麻粥和...

三十三、[卤咸]菹菁葵 醒酒所宜

仲冬之月,采撷霜燕、菁、葵等杂菜乾之,并为[卤咸]菹。 有得其和者,并作金[钅义]色。今南人作咸菹,以糯米熬[扌寿]为末,并研胡麻汁和酿之,石窄令热。菹既甜脆,汁亦酸美,其茎为金[钅义]股,醒酒所宜也。 [译文] 阴历十一月,采摘霜燕、芜菁、冬葵等多种蔬菜,把它晒干,弄干,做成咸菜酸菜。 如能得到适...

三十四、击鼓戴胡 傩舞逐疫

十二月八日为腊日。谚语:“腊鼓鸣,春草生。”村人并击细腰鼓,戴胡头,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。 按:“《礼记》云:“傩人所以逐厉鬼也。”《吕氏春秋·季冬纪》注云:“今人腊前一日,击鼓驱疫谓之逐除。” 《晋阳秋》:“王平子在荆州,以军围逐除,以斗故也。”《玄中记》:“颛顼氏三子俱亡,处人宫室,善惊小儿。汉世...

三十五、祭祀灶神 宰杀黄羊

其日,并以豚酒祭灶神。 按:《礼器》:“灶者,老妇之祭,尊于瓶,盛于盆。”言以瓶为[缶尊],盆盛馔也。许慎《五经异义》云:“颛顼有子曰黎,为祝融火正。祝融为灶神,姓苏名吉利,妇姓王名抟颊。”汉阴子方,腊日见灶神,以黄犬祭之,谓之黄羊。阴氏世蒙其福,俗人竞尚,以此故也。 [译文] 十二月初八日,还用小...

三十六、老叟妇妪 游戏藏[钅句]

岁前,又为藏[弓区]之戏。 按:周处《风土记》曰:“醇以告蜡,竭恭敬于明祀。乃有藏[弓区]。腊日之后,叟妪各随其侪为藏[弓区],分二曹以校胜负。” 分辛氏《三秦记》以为[钅句]弋夫人所起。周处、成公绥并作[弓区]字。《艺经》、庾阐则作[钅句]字,其事同也。俗云:此戏令人生离,有禁忌之家则废而不修。 ...

三十七、守岁酣饮 送旧迎新

岁暮,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,以迎新年。相聚酣饮。留宿岁饭,至新年十二日,则弃之街衢,以为去故纳新也。 [译文] 除夕之夜,家家户户备办美味佳肴,到守岁的地方,迎接新年的到来,一家人在一起开怀畅饮。留下些守岁饭,到新年的十月十二日,就把它撒到大路边或街道旁;认为有吐故纳新的意思。...
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