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家庭「0成本」检测法
1. 视觉观察:接一杯水静置3分钟,看是否有 悬浮物、沉淀物、异色(优质水应清澈透明,无肉眼可见杂质)。
2. 气味判断:常温下闻水的气味,自来水有 轻微氯味 属正常(余氯消毒残留);若有 腥味、腐臭味、化学品味,需警惕污染。
3. 煮沸验证:将水烧开后观察,若 水垢多、水面浮油膜、沸腾时冒泡异常,可能硬度高或有有机物污染。
二、低成本「工具辅助」检测
1. TDS检测笔:插入水样1-2秒出结果,初步判断 总溶解固体含量(数值越高,溶解性杂质越多)。
⚠️
注意:TDS高≠水质差(如矿泉水),TDS低≠安全(如污染水),需结合其他指标判断。
2. pH试纸/笔:蘸取水滴等待变色,对比色卡读pH值,判断 酸碱性(自来水正常范围6.5-8.5)。
3. 余氯检测剂:滴入水样后显色,判断 余氯残留(国标要求出厂水≥0.3mg/L,末梢水≥0.05mg/L)。
三、专业「深度检测」方案
1. 多参数水质仪:一次检测TDS、pH、余氯、浊度、重金属等 10+项指标(适合家庭定期全面检测,推荐每季度1次)。
2. 实验室送检:联系 当地疾控中心/第三方检测机构,检测50+项指标(费用300-500元,适合新房入住、水质争议时选择)。
检测频率建议
- 日常监测:每月用 TDS笔+余氯剂 测1次(重点关注TDS波动、余氯异常)
- 全面检测:每3-6个月用 多参数仪 测1次(覆盖pH、重金属、微生物等关键指标)
- 深度检测:每年1次(或 新装修/搬家/水质突变 时),优先选实验室送检